韩国新村运动

2013-05-08   

 

 
● 新村运动的定义
新村运动是为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而开展的运动。
在这里“过好日子”的意思不单是摆脱贫穷,而且还包含了精神改革的含义。此外,还含有要营造现在和未来美好生活环境的意思。新村运动在“勤勉、自助、协同”三大基本精神的指导下,鼓励人们建设好自己生活的故乡、社会和国家,追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 新村运动的三大精神
决定新村运动的实践和行动的三大精神是勤勉,自助,协同。
1. 勤勉精神:勤勉是指勤劳,节约和持之以恒的主人翁精神。俗话说:早期的鸟儿有食吃。也就是说,要比别人更勤奋才能有发展的可能。
2.自助精神:要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本人的努力胜过一切。
3.协同精神:韩国有句俗话:就算是一张白纸,两个人一起拿也会更轻松。也就是说,一个人解决不了的事大伙合心一起干,就能轻松解决。为达到同一个目的,协同是新村运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
 
 
 

 
    韩国在经历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占领时期和韩国战争之后,人们已批被无比。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心存运动成为拯救农村经济和高韩国经济的关键。在当时,机械化农业器具极度缺乏,农作物品种单一,耕作技术落后,农民一代又一代过这贫穷落后的生活,而农村的贫困直接阻碍了韩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为打破这种局面,韩国的朴正熙前总统下达了这样的指示——通过农民、关系单位、指导者之间的合作,寻找让农村自助、自立、振作的方案。此举称为新村运动的开端,在新村运动之前,也开展过多种多样的农村再建运动,但局限于物资资源,并没能取得可喜的成果。在这样的经验和教训下,朴正熙总统认识到,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倡导起新村运动,高高挂起了建设祖国近代化的旗帜。换句话说,新村运动其实施一个激励人们自觉自愿辛勤劳动的运动。在初期阶段,政府给全国各村庄分配了一定的水泥,让村民自觉制订计划,合理进行村庄建设。结果,在领导有方的村庄中,村民们团结一致,积极参与,取得了惊人的成果。看到这一情况,政府制定了“优秀村庄优先支援”的原则,点燃了各乡竞相争荣的熊熊烈火。此方法为大幅度开展新村运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新村运动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以下3个方面。
第一,因为有了能率先献身于村庄建设行列的村领导。另外,政府持续地培养了具备能力与素质的新村运动的领导人。卓越的领导为村庄带来了飞跃的发展。
第二,从农村开始的新村运动,快速扩散到城市各阶层。在勤勉、自助、协同精神下,在机关、学校、工厂乃至部队都活跃开展了清洁都市环境、保护自然、防止污染、遵守秩序等活动。
第三,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断给予援助、指导和协助。
    新村运动中央研修所成立于1972年1月14日,是韩国唯一的专门性新村教育研修院。截止2006年1月,共有来自133个国家的4万2千多名外国进修生和63万国内学院在此接受了培训,其中包括各地新村指导者、公务员、学生、企业界人才和部长、副部长凳社会领导。
•加强使命感,培养服务精神和统帅力(精神教育的场所)
•研究新村运动先进事例,学习实施项目技巧(新村指导者的摇篮)

 
- 总占地面积达53万平方米,环境舒适,设施完备
-30多年的丰富教育经验和专业讲师阵容
- 提供新村运动专门讲座、教材和资料等
- 运营新村运动博物馆——“新村历史馆”
咨询:国际社会教育部
tel: 031-780-7820~4
fax: 031-780-7874
地址: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区栗洞200
*新村运动中央会 02-2600-3600
www.saemaul.or.kr
*新村运动中央研修院031-780-7820
www.suct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