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北道的新村文化

2013-05-08   
 
    忠清南、北道的农村,水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除生产大米、大麦等一般农作物以外,还开发和生产其它地方特产及具有战略竞争力的农产品。为了宣传地方特产而建立的锦山世界人参展览馆,通过召开农产博览会拓展了国内外销售市场。紧随世界潮流的变化及多元化农产品开发与销售渠道的变化,新村文化也正在努力迈向新的台阶。在忠清南、北道,拥有战略性型农业和国际型农村信贷的特色农业企业相当多。为了支援这样的农村企业和村庄,一些咨询公司应运而生。在专业咨询公司的指导下,农村企业的经营能力及农业投资的回报率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咨询公司由此成为忠清南、北道新村革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为了提高农业附加值,在发展尖端生命科学的同时,加强农村的多元化只能,开展农业试验研究和农业咨询业。在各种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忠清南、北道农业走上了21世纪的富裕型新村建设的快车道。对传承新村运动的核心精神的以个别农民既村为单位构成的农村企业,政府部门的支持正起着巨大的作用。

    新村运动之所以取得成功,其中两个无法派出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创造性和灵活性。根据时代的变化,灵活地应对农村文化的发展是新村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原动力。而韩国的农村活力不断的另一个源泉则是积极的创造性。天安福利农道院等忠清南、北道所属的教育机关正起着引导农民发挥创造性地作用,忠南农业技术院等研究教育机构则是顺应国际潮流,开发新型农产品的科技单位,全力开创新村文化。每年“风险农业博览会”等活动的开展,为农村的革新提供了新思路,并起到了沟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作用。

*韩国旅游开发局忠清协力团 042-486-8731
*天安福利农道院 041-564-1393
*忠南农业技术院 041-330-6200

忠清南、北道的新村文化示范村
 在政府的支持下,忠清南、北道的农民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农产品,以村为单位,打造特色品牌,将新村建设多元化。作为绿色农村共同体,韩国国内大名鼎鼎的文塘里绿色农村是韩国新村运动取得了飞跃发展的忠清南、北道的典型代表。1993年,文塘里绿色农村首次将“鸭农发”引到韩国,并于1998年获得了政府指定的“有机栽培园地”认证。利用鸭农发生产的亲环境大米价格比一般大米高出45%,目前该村总面积约240万坪,住有农户700余家,大米和销售亲环境大米所得已经达到83亿3,400万韩元。每年都有上万人从全国各地赶来这里学习鸭农法,为此,文塘里绿色农村设立了体系介绍绿色新村环境的农业教育馆,站在了普及绿色农业的前线,并且为了村庄的发展,制订了“百年计划”,全力建设更加系统的新农村。

加谷花圃开发花卉产品并将其作为新村特产农作物,不但提高了直接收入,而且将农作物资元旅游化,提高了附加收入,不愧是忠清南、北道新农村的典型之一。像加谷花圃这样将农业与观光结合起来的复合型经营模式,正体现了韩国新村的文化特征。加谷花圃不但出售花卉,而且还开发了盐田体验和除草体验等农业体验项目,增加农民的收入。
利用自然资源来创收的加波农场体验村不愧是创新发展的又一个好典型。加波位于被誉为“忠清南、北道的阿尔卑斯”的清阳郡,村民们充分利用当地的优美自然环境,并配合枸杞自核辣椒等土特农产品的种植,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了农业的复合型发展模式,成为了将自然环境资源化的代表,并被选为国家大力支持的“观光资源开发模范企业”示范点。截至至2005年,各生态体验项目已创收3亿7,000万韩币。
     从忠清南、北道的情况可以看出,韩国的新村发展方向就是通过将农产品的特征化、品牌化及旅游化相结合,实现复合型农业经营模式。忠清南、北道的新村文化一方面以消费者为核心进行技术开发和服务,提高产品质量,在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开发和扩大旅游项目,激发了连接城市和农村地域经济的活力。